這是第二天的表演,仍然由采風民族管弦樂團為主,搭配琴園國樂團和采風樂坊(絲竹)的演出。今天國樂社有很多人一起去聽音樂會,感覺很不錯。
指揮:關迺忠
《山村的節日》
很熱鬧的開場曲子,曲子不長,以輕快歡樂的快板為主,我覺得是很適合作開場的曲子。
《鄒族之歌》
學弟妹們還蠻多人喜歡這首,但我個人是覺得沉悶了點,慢板很長,也許是融合原住民音樂的關係,也有一些比較詭異的聲響出現。大概上一整天課太累,這首曲子我一直恍神(逃)
《唸小姐》(琴園國樂團)
南管小團,比較特別的是鼓,演奏者把腳放在鼓緣上,藉此控制鼓的張力,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鼓聲,這首的鼓有一種滑音的感覺,很有意思。小團的感覺是默契很好,幾個人在玩音樂而不是被音樂玩,演奏者都顯得相當投入樂在其中。
《數蛤蟆》(琴園國樂團)
非常可愛的曲子,有唱歌、人聲,用雙笛來表現兩隻蛤蟆的感覺。每個演出者都隨著音樂律動,尤其人聲的兩個人彷彿就像兩隻蛤蟆蹲下、跳起,很是俏皮。唱歌唱的是一隻蛤蟆一張嘴的詞,不過用的是湖北的腔調,可惜聲音小了點,而且唱歌的人一直被笛子擋到。
《拉薩行--打鬼》
很有氣勢的曲子,通常打擊重的曲子我就會覺得很有氣勢(笑) 曲子有快板、慢板、快板,旋律也很不錯,關迺忠的曲子普遍旋律都蠻能讓人接受。
《秦兵馬俑幻想曲》
中間的壎很好聽,幽幽的若有似無,很適合那法段思鄉情景。但主旋律出來時,感覺嗩吶的氣勢有點不足,沒有給我千軍萬馬在行軍的壯盛感覺,印象中大一聽的時候覺得這首曲子非常有振奮的效果,但這次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。
《葬花吟》
這曲子的旋律很不錯,但大團演的時候會有種太有氣勢的感覺,以黛玉葬花這樣的情景聯想時,一點都不覺得該看到一整個舞台的人。為了表現悲淒,胡琴的旋律很多,這基本上就是我們社團很喜歡這曲子卻又練不起來的原因(笑)
《Chasin' Bill》
堪稱本場最難聽的曲子,但很有搖滾的感覺,絲竹團的人每個都在椅子上彈來彈去,但旋律和節奏都感覺很怪,國樂似乎還是不太適合融合hip-hop之類的東西。
《蒙古幻想曲》
同樣是絲竹團演出,這首好聽許多。這首的樂器利用上很特別,用弓拉古箏讓古箏變成了低音,揚琴敲琴板讓揚琴變成了打擊,大阮也是彈一陣子就開始拍板,我覺得這些設計都用得恰到好處,讓看似溫柔的絲竹團粗獷起來,跳出蒙古大漠的寬闊浩瀚。
《石板腰鼓》
看了整場的表演,一直很疑惑舞台上兩個大鼓怎麼都還沒發揮作用,終於在這首曲子一鳴驚人,大鼓一敲帶動整首曲子的氣氛,我發現我真的是非常喜歡鼓系列的樂器呢。
安可曲:祈雨
關迺忠自稱這首曲子是他所寫,但自己卻沒怎麼演過,祈雨的旋律明顯動聽,這似乎是關迺忠作曲的特色之一,無論快慢都會抓著那個主旋律的主幹作變化。聽完之後社團也很想練練看,但基於國樂社一辦活動就會下雨這點,還是暫時不要演好了(笑)
安可曲:花好月圓
和昨天一樣,我猜想這是采風的萬年安可曲,就像我們夜來香一樣(笑)
演完獻花時很有趣,指揮把他手上的花束一枝枝拔下來分送給樂團的人,我聽過的音樂會中這是第一次看到有指揮這麼作,真是太神妙了。
整體來說,我覺得第二天的表演比第一天好,不知道是曲目的差別還是指揮不同?當然也可能是第二天的曲子我比較不熟,聽不太出來破綻所在(笑)
聽完音樂會大家還一起到師大夜市吃冰,一群人圍在一起聊天的感覺很好,希望以後學弟妹也都常常來聽音樂會。讓我想起以前和很多學長姐一起去聽,不知不覺的我已經是這群人中最高年級的了(汗)
果然時光飛逝哪。
- May 27 Sun 2007 08:23
東方傳奇.國樂交響之夜II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