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音樂膠囊系列中的一個活動,國樂總共演兩天,大團都由采風民族管絃樂團演出,兩天指揮不同,小團則兩天不太一樣。
在這場表演之前,采風曾辦了「搖滾國樂--千人胡琴」當作音樂會的宣傳,不過我對電子音樂和國樂的結合還是有點感冒,在網上稍微看過錄影,大概兩分鐘我就受不了關掉了(笑)
兩天的音樂會都有用大螢幕力顯示曲目、演出樂團和曲目介紹,不過沒有像之前文大那樣即時錄影投影,覺得有點小失望。
以下是第一天的曲目感想:
指揮:陳澄雄
《祭神》
和前幾天文大的曲目一樣,但這次是完全版。祭神的特色是前奏很詭譎,利用樂器各種奇妙的音效組成,一出場兩邊高架的大鼓一起震響了序幕,我覺得打這種鼓感覺非常的帥(笑) 其中有刮奏古箏左側的絃做音效,印象中這好像叫亂奏,但我不太確定;這次的雲鑼是架起來的,音真的有比文大那種平放的亮,我猜是平放的聲音都會打到地上而不是傳向觀眾席的關係。其實祭神的主旋律還蠻好聽的,以前都因為前奏過於奇怪而覺得這是首怪曲子,這次聽之後對它的印象倒是不錯。
《弦情》(小巨人絲竹樂團)
全部由擦弦聲部演出,胡琴系列加上cello和double bass,擦絃的技巧我並不熟悉,但整首曲子聽起來有些沉悶,我一直恍神無法專心聽,如果旋律能再活潑一點可能會更吸引人?
《思雙枝》(小巨人絲竹樂團)
和上一首同樣的演出人馬,有一把胡琴(不知是不是京胡或板胡之類的)音色特別不一樣,演奏主旋律,我覺得胡琴很適合表現台灣民謠,不知為何就會有一種很純樸古早的感覺。
《夢蝶》
這首曲子蠻好聽的,古箏出來的地方不少,後段有古箏和中胡對唱、高胡和cello對唱,我一向都特別喜歡對唱的段落,像是莊周和蝶的對話,樂器的交替表現了物我合一、物我兩忘的感覺,而笛子清脆的高音像是蝶翩翩飛舞,夢境和現實交錯出一片混沌。
《小桃紅》(草山樂坊)
絲竹小團演出,很可愛的曲子,輕快的旋律,各部交替出現主旋律,是很傳統的絲竹作曲方式,感覺不是很難,不知道社團有沒有譜可以玩玩。
《岩口滴水》(草山樂坊)
有人唱歌的一首曲子,唱歌的是女高音,穿的一身孔雀似的服裝(笑) 演出人馬和上一首相同,加上鋼琴伴奏。不過上一首彈古箏的人換成中阮,因為和我一樣有種莫名的親切感~可惜唱歌的聲音有點被樂團(主要是笛子)壓掉,感覺不夠明亮,歌詞是中文但只能聽出幾個字(笑)
《一車兩馬》
曲如其名,用木魚作馬蹄聲,串鈴作鑾鈴,整首感覺都是輕巧的小快板,最後漸行漸遠漸無聲。
《江波舞影》
這算是整場我最熟旋律的曲子,因為之前練過古箏重奏版本,樂團演起來自然比古箏重奏更有氣勢,但前奏不夠波影搖盪、畫舫從水霧中划出的感覺,中間比較跳躍簡短的音型也覺得不夠乾淨俐落,不過古箏是彈撥樂器,斷能斷得乾淨本來就是一大重點,整個樂團就不是那麼容易了(笑)
《新鴛鴦蝴蝶夢》
旋律耳熟能詳,但主旋律不是笙就是嗩吶,反覆也沒有變過,笛子在過門時出來唱和,胡琴在間奏出現,彈撥則從頭到尾都是伴奏,我終於了解心如老師為什麼說這首編得很差了……
《飛天》
前奏的口笛真的很難吹,音總是覺得有點不足,雖然是表現雲霧飄渺的仙境,但有點太過虛弱。中間古箏solo氣勢不太夠,記得那段應該是金剛力士,但長歷音和撮音都顯的不太夠力,沒有震撼感。快板主旋律出來時覺得太穩了一點,不像當初四校演一直爆衝,雖然很容易亂但很有快感,太穩了就覺得氣勢衝不上去,不夠歡騰熱烈。總之飛天要演好真的不容易啊(煙)
《安可曲:花好月圓》
有比我們練的版本好聽一些,神奇的是我以前聽安可曲從來不知道是什麼,這次很難得是這麼熟悉的曲子(笑)
這場的指揮超可愛,指到激動處還會跳起來,指揮的架勢有種在打太極拳的感覺(逃)
期待明天的表演!
- May 15 Tue 2007 08:30
東方傳奇.國樂交響之夜I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