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場音樂會是行天宮附設圖書館的藝文活動,因此是索票入場(也就是不用錢啦~),感謝學姐幫我們索票,才能欣賞這場表演。不過為了找這個敦化本館的位置,真是費了我們不少心思,找地圖找路弄了好一陣子,幸好順利的到達。

這場音樂會由華岡箏樂團(由文化大學主修古箏的學生組成)演出,有種成果發表的感覺,很多首曲子都上好幾個人。不過因為場地不大,觀眾和舞臺很近,有種溫馨的親切,而也因為是學生演出,在出場、服裝上都比在演奏廳或音樂廳的演出來得活潑多樣。

以下約略講一下各首曲子的感想:

《戰颱風》.古箏+打擊:
這次演的是四重奏的版本,但大致和之前學姐演的獨奏版類似,至少一開始的主旋律差不多,表現的是碼頭工頭對抗颱風的情景,加上排鼓和小鈸有增強氣勢之感,不過在六臺古箏中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究竟有沒有整齊一致。

《牛犁歌》.古箏+打擊:
老實說這首歌印象不太深刻,只對出場時表演者的小動作有印象(汗)

《心願》:
旋律優美的二重奏,不過仍上了六個人,老實說我的印象也不深……(逃)

《空山》:
這首曲子由系主任樊慰慈老師獨奏,老師出場氣勢就是不同,雖然演之前和主持人講了很多難解的話,但也約略交代了這首曲子的緣由。空山由古琴曲《空山憶故人》改編,古琴曲又稱《憶故人》,這首卻偏偏取了《空山》二字,老師說「人不在了,我就是空山…我的心就是空山。」
這首曲子用了很多泛音表現出空山裡空靈澄淨、和天地融為一體的自然,每個吟滑都帶著脫俗的清新感,彷彿真的置身於那不見人的空山中,意境悠遠綿長,餘韻繞樑。
我覺得很厲害的是能在快速的歷音中把泛音的位置都找到(笑)

《孔雀東南飛》.古箏+鋼琴:
這首由林明燕獨奏,鋼琴伴奏,有一段主旋律不斷重覆出現,而中間有較為緊張的一段,猜測是逼婚或是殉情的段落。基本上我蠻喜歡這首曲子,而且獨奏者能在音樂上作的表現力道比重奏要更加深刻、更加震撼。曲中有幾個低音的揉絃,表演者甚至起身去按(不過她的禮服有點低……|||),在鋼琴演奏時,可以明顯看到演奏者融入曲子之中的陶醉,我很喜歡這種感覺,心和琴繫在一起。

《豐收歌》:
我其實是把這首和牛犁歌搞混了…忘了哪一個才是ABA形式(也許兩個都是?),然後中間有慢板表現農民歡暢的情緒。

《綠島小夜曲》:
是首耳熟能詳的曲子,我自己也練過古箏版的綠島小夜曲,不過不同的人編的總是有些不同。

《尋》:
這首由黃好吟老師演出,而且是首以立姿彈奏的曲子,我猜是為了方便表現肢體動作,黃老師演出時還佩帶麥克風唸了幾個字。這首曲子很有爆發力,在沉靜緩慢的音中會突然爆出急促的流水,令人心懸一線屏息傾聽,心裡估量著什麼時候又會再一次爆炸,卻每每錯估了時機。

《春風甘霖遍寶島》:
我蠻喜歡這首曲子的旋律,輕快純僕但並不俗氣,聽著真有一種天降甘霖的喜悅。

《景頗刀舞》.古箏、胡琴、笛、打擊:
這首曲子上了很多人,但實際感覺上有表現到的並不多,胡琴出現的點和笛子大致相同,感覺就是幫忙襯托幾個長音,打擊也許礙於場地和古箏主奏,覺得氣勢不足,整體而言這首曲子帶給人的震撼感有些比不上它的名字(汗)


總體來說這場音樂會讓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兩位老師演的曲子,但在老師和學生同在一場表演中的時候,我忽然發現了欣賞心境上的差異。聽老師的演出,常常有望塵莫及,也許自己永遠都不能到達那種境界;但聽學生的演出,會有種「我再努力一些也許也能做到」的激勵效果。
雖說我們這種社團不能和科班生相比,但古箏的美也不限於科班生才能欣賞,聽完這場音樂會讓我有更加想去練琴的衝動了(笑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vy22703896 的頭像
    ivy22703896

    孤芳

    ivy227038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