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小就開始學音樂,但接觸國樂卻是在大學,而且還是個巧合。當初國樂社的學姐來寢室宣傳,不知怎麼的就心動了,而且這份衝動在我加入國樂社的幾年裡,逐漸磨成了穩定的喜愛和責任,對音樂,也對國樂社的夥伴。
選古箏時我對它並不了解,只是許多故事中常寫到古箏,抱著如果學了也許寫小說的時候會有些幫助的想法,我開始認識這個樂器。古箏的音色很美,撥絃與木頭共振傳出它獨特的聲響,比琵琶、柳琴溫柔,又比中阮、大阮活潑,只要用正確的姿勢和力道彈奏,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奏出很美的音樂,我就這樣被古箏深深吸引了。
每一我練過的曲子都在指尖心上刻下了印記,最初的宮燈舞,簡單的音符串成曲子,更多的是剛學會認絃的緊張感;第一次檢定的長城謠,一遍又一遍練得熟極如流,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表現那份蒼涼;寒假國樂營大家一起合奏笑傲江湖,熟悉的旋律自指間放聲唱出江湖滄桑;練了很久的漁舟唱晚,不斷嘗試如何把慢板演得悠遠寧靜,又如何令慢起漸快悅耳動聽;和學姐練花兒紅反覆練習快板直到手臂失去力氣;而到現在練瑤族舞曲,自己已經漸漸能掌握快板、慢板交織的情緒起伏,彷彿瑤族的青年男女在月下跳著或快或慢的舞蹈,舞出一場歡快的祭典。只要翻開譜,那坐在古箏前練習的記憶就會湧上心頭,手指著魔般的找到琴絃上的位置,然後深吸一口氣,讓音樂從指間迸出。我想,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課外活動。
學樂器絕非一個不勞而獲的過程,勢必要付出努力才有成果,有時會遇到瓶頸,有時會無法突破,我很幸運,有國樂社這群好夥伴陪我一同努力。從剛進來接受學長姐們的指導,到現在可以幫助學弟妹,心境上轉換,我笑著用一句五味雜陳來形容,有你們在,真是太好了!
有個學弟說:「古箏很美的,每次練習都能讓我發現能讓音樂更好聽的秘密。」我以自身經驗體會到這句話,相信未來,我還能發現更多更多好聽的秘密。
- Jan 31 Wed 2007 00:17
箏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